Huaxia Shenshi Hometown

Huaxia Shenshi Hometown

Memorial Hall · Nanxun, Huzhou, Zhejiang

Ratings & Reviews

3.6
(4)
华夏沈氏故里,很干净很安静的湖州南浔区的小镇。这里历史悠久,以后发展会更好的。
More
玻璃****10
2 years ago
🇨🇳 浙江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竹墩 🏡 菱湖镇竹墩村(也称下昂)是沈氏家族发源地之一。她本是武康余英溪畔沈氏世系分支,于中晚唐时期,迁徙至竹墩村,以此开启了沈氏宗脉新篇章。 💦 竹墩由8河6墩(墩即四面环水之高地,形同岛)组成。东西向河流有3条,南北向河流有5条,村里遍长箭竹、芦竹,而“竹”字有6笔,“竹”又生笋,“沈”“笋”同音,意为沈氏家族象竹笋一样兴旺发达,生生不息。因此村名便取名竹墩。 🖌 竹墩的长春书院曾是朱熹讲学的地方。明时沈太宦至兵部尚书。这里历史上产生过多名状元、进士和举人,历任各级职官75人,号称产生过倪、孟、何、葛、夏5相国,唐宋时的颜真卿、苏东坡,《渔隐丛话》的作者胡仔及贾收、富弼、富直柔等人,就在这里把酒吟诗。文化底蕴深厚。 📃 竹墩是明清吴兴望族—吴兴竹墩沈的发源地。竹墩沈家一直人才辈出,以从政和书画文人居多,现吴兴竹墩沈的后代遍布海内外各地。有“天下沈氏出吴兴,陌上根基在竹墩”之称。“沈氏”人才鼎盛。见史传者一百五十八人,其中三十八人有正传,一百二十人附传,另有皇后三人,皇妃五人,以唐朝睿真皇后沈珍珠最为有名。 👘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竹墩沈”迎来了她的鼎盛时期。开启这一时期的便是一位居家课艺的翰林沈三曾。康熙十五年(1676年),沈涵、沈三曾兄弟同榜进士,同入翰林。到了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沈三曾的儿子沈树本高中榜眼。沈三曾的孙儿沈荣仁、沈荣光、沈咸熙也连捷进士,成为翰林院的青年才俊。竹墩的沈炳震、炳巽兄弟, 前者有《唐书合钞》、后者有《水经注集释订讹》等著作传世。 🇨🇳 1911年11月5日,湖州教育会会长、竹墩人沈谱琴和湖州鲍山人、湖州府中学堂督学钱恂率领中学堂的学生军发动起义,驱走了清朝,宣布湖州光复。1916年,北京大学教授湖州鲍山人钱玄同(钱恂之弟)和竹墩人沈尹默(沈谱琴族侄)担任《新青年》主编,扛起了“新文化运动”的大旗。在中国近代的风起云涌中,“竹墩之沈”续写风流,“鲍山之钱”新开篇章。 🎓 沈尹默是新文化运动中积极倡导白话诗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之一。他的《月夜》被称为“第一首散文诗而备具新的美德。”沈尹默和胡适、刘半农是最早在《新青年》尝试新诗创作的,被誉为新文化运动新诗创作“三巨头”。 🎓 沈兼士,当代著名学者。沈尹默之弟。当时作为“新文化运动大本营”的北京大学,称其与兄沈士远(总务长)、沈尹默以及另外两名姓马的教授为“三沈二马”。 🖌 沈迈士,当代著名书画家。与沈尹默合作书画展览三次,在书画界卓有声誉。他的作品融诗、书、画于一体,为艺苑所推崇。 ⛑ 新农村建设让竹墩成了旅游胜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菱湖荻港”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遍布世界各地的沈氏后人都纷纷寻根问祖来到竹墩。特别是来自韩国、日本的沈氏后人更多。几年来,我们多次接待韩国、日本的沈氏后裔的来访,与他们进行了友好洽谈,共商弘扬竹墩文化的具体发展规划。 🖌 竹墩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自开展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以来,通过加强对竹墩原貌保存、古建筑修缮、环境整治等,进一步美化了村庄环境,提升了村庄品味,接下来,将在前期创建的基础上,以点带面,超前谋划美丽宜居示范带建设,用品牌化建设打造农村品质生活。 🏃漫步在竹墩村,就像行走在时间的刻度上,淡淡的韵味随着步伐流淌。桑叶墨绿,阡陌相连;鱼塘遍布,水光潋滟,竹墩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交相辉映。 🍀 竹墩十景 1⃣ 古渡垂纶:前丘古有东渡、西渡;竹墩古有楠木埂东渡、航船渡桥南渡。 2⃣ 竹溪戏文:竹溪北有古戏台,年年祭祀;庙会兴旺,四方而至的沈氏族人,舟泊月亮湾,昼夜演戏达半月,为竹墩村一大盛事。今重建农村大舞台,华夏沈氏、婺源朱氏、延陵吴氏、吴兴姚氏、秀溪冯氏等竹墩诸姓原住民后裔,共享古村文化,弘扬传世孝悌。 3⃣ 藤桥秋蝉:木勺浜月湾的明古桥吴莲塘桥,由莲塘秋月演化而成的胜景。 4⃣ 珍珠遗韵:沈珍珠,祖籍竹墩,其祖父移居东迁。唐玄宗开元末(741年),以良家女入选东宫,赐广平王李豫为太子妃,安史之乱(742-756年)后下落不明。其子李适即位德宗,历经三代帝王寻访50年未果,封睿真皇后,演绎了可歌可泣的千古母子情。竹墩村中心名人公园建汉白玉大型塑像以纪念。 5⃣ 状元探步:状元桥始建宋宣和末年(1125),原为木桥,纪念状元沈晦而建。后改为石桥,清道光七年(1827)改单孔石平桥为三孔石阶石梁桥,纪念状元姚文田连中三元。民谚:“状元桥上走一走,连中三元不用愁。光宗耀祖美名扬,耕读传家世代求。” 6⃣ 养富揽胜:养富桥始建明永乐三年(1405)。圆形桥心石浮雕图案为缎带、管笛、石榴和花卉,意含竹墩人财两旺,岁岁平安。桥名养富,勤劳持家,永葆千岁。登桥四望,“溪流交,锁紫烟;山横拖,地脉灵。”(桥联)水乡风光一览无遗。 7⃣ 禅院夕照:禅智古寺建于唐咸通十五年(874),为沈氏、朱氏家庙。存祖师殿(沈氏家庙)为清末建筑。“幔拥朱轮归北陆,雾催金箭入寒塘。”晨钟暮鼓,禅院夕照,历代列为胜景。 8⃣ 由藤桥晓日演化而成胜景。 9⃣ 长春书声:宋绍兴十八年(1148),宋代文学家、通问副使直秘阁朱弁“赐田五顷”来竹墩定居,开设学馆,教习族中子弟和邻里,并吸引金国贵族子弟求学。宋淳熙九年(1182),理学大儒朱熹闻其从祖朱弁在竹墩开馆延课,便二次讲学,并题写“长春书院”额匾。并在清乾隆时,长春书院享全国三处之一的徽国公待遇。耕读传家、孝悌承世更成竹墩村风。 🔟 承志春晓:承志堂原名成志堂,清乾隆江南道监察御史沈世枫之宅;光绪中期,大理学家俞樾题写堂名“承志堂”,距今250年的清中期古民居建筑,也是当代书法大家沈尹默和其兄沈士远、其弟沈兼士(“北大三沈”)的祖居。
More
梵**
3 years ago

Similar Places Nearby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