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ngFukHin

TungFukHin

Food & Beverages Related · Yau Tsim Mong District, Hong Kong SAR
HOURS
Open
DIANPING
(284)
4.8

Recommended dishes

Ratings & Reviews

4.8
(284)
心心念的“彤福軒”晚餐,开心愉快的夜晚,美酒加持,微醺醉人。
More
白*
4 months ago
酒店系融合传统顺德菜 以郑裕彤博士命名的餐厅 瑰丽酒店5楼 米其林获奖前的一次计划内相遇 因为去年彤的镜头率很高 一番审视后发现其确与香港一众“流行主流”商务粤菜截然不同 除了大班楼这位一直“逆潮流”选手外 彤福轩 万豪金殿等这几年涌现出的新派融合粤菜 慢慢在香港崭露头角 能依稀窥见大陆融合中餐的影子 两地的粤菜已开始互通有无 融合+传统 正是彤福轩招揽年轻客群的特点 在加之地处瑰丽 活力是自不必说 比起一众日落西山的油尖旺和中环粤菜 这间店更有活力 不再进店便是一众老人即视感 服务人员也更加内地化 「顺德拆鱼羹」招牌 羮质地略微稍清于龙景轩与誉珑轩,但优于谭卉,不干不稀不过稠,和传统一众调料猛压“鱼味”,彤的羮更有“鱼味” 鱼肉有的粒装 有的瓣状 没有完全散掉 有口感 是我吃过多家羮类里 有特点的拆鱼羹。汤鲜味美形容恰当。 「金錢酥蟹盒」近几年被翻出的一道顺德菜 做法多种多样 有的使“澄面皮”挂糊酥炸,有的使“两片“猪油”挂糊炸,很显然后者更显功力,糊的比例不同,炸出的“盒”即视感不同,老式蟹盒胀鼓感不强,倒是很像“金钱”,盒的内容物也是各师各法,有的使“肥猪肉 马蹄 虾蟹”有的“蟹肉蟹黄”,其实也就是用动物油脂去给海鲜类肉质增加“厚度”的逻辑 个人感觉二次处理的蟹肉蟹黄已经失去了其鲜美感 蟹肉水分丢失 蟹黄呈颗粒感 如果使用青蟹来做 那无疑是观感大于实际口味感 个人认为用现拆大闸蟹肉蟹黄来制作这道蟹盒 那必定是这道菜最好的状态 彤的蟹盒 口感层次大于味觉体验 正常好吃尔 「果仁酥香牛肉粒」创新菜来了 这道菜才是当日最佳 果然内地中餐能让“中餐”有更多可能 这便是传承不守旧的样板 牛肉粒酥炸起脆壳 外皮酥内里汁水足 再二次入锅翻炒挂上酸辣甜复合味的酱汁 最后再裹上了一堆坚果碎 甜辣椒段等 这是一道“川湘料理”味型菜 酸甜小辣 微微麻 咀嚼有坚果的厚味 完美一道! 「陈皮酱炒元贝」雷了一下 当日最贵 近五百 是新推出的陈皮套餐里的推荐菜 扇贝的状态并不好 没有像常规处理去煎出焦壳或是挂薄糊煎炸 更像是像做鱼一样开水汆烫或是直接拉油 这扇贝并不像是鲜活扇贝 盘底泄水明显 这是冷冻扇贝的一大特点 再者挂陈皮酱更像是平底锅里翻了一下裹上了 虽然是裹上了 但陈皮是陈皮 扇贝是扇贝 二者没有更多的联系 像极了一张床上睡了两个租客 互相不认识。陈皮酱过甜。最终这道“陈皮”菜还是以失败呈现 提了一些建议 个人认为创新不错 但不要那顾客的金钱来试水 这是香港餐饮需要向内地学习的地方 「瑪卡黃酒醉紅茄」这道菜起初是想当作甜品收尾了 因为这边的中餐甜品上也是一家俗过一家 不是杨枝甘露便是杏仁茶 事实证明这道适合开胃 挺酸挺甜 甜味过于尖锐 带有些许姜味 腌制得很透。与誉珑轩的冰番茄相比 差之甚远 缺乏柔和感。 总结:彤福轩作为新兴融合粤菜 攒足了劲后开始与内地食客们相见 整体客单价来说在香港属于中位 但又缺乏传统粤菜带给人的满足感 这是香港粤菜不能平衡的一大原因 要么过于老 要么过于轻浮 彤表现得离恰如其分还有一些距离 但也算是香港融合粤菜的一个进步 内地中餐某种程度上过于“激进” 但香港中餐又过于“保守” 这大概也是香港中餐的别有洞天吧 但过于昂贵的客单价使得那一堆“鬼佬粤菜”疲态尽显 日落西山 彤福轩一类的融合中餐亦会逐步的成为香港粤菜的重要名片之一。也是香港和内地靠拢的结晶之一。在香港的不妨可以试一试,传统和创新兼备,是成为六边形战士的重要要素。
More
im**rn
4 months ago
想walk in个周边的米其林都约满了 刚好K11楼上瑰丽的彤福轩没人 郑家的家庭餐厅还是非常到位的 无论是点心还是菜品都可圈可点 虾蛄饺绝了 用餐环境也是无敌
More
sa****18
4 months ago

Similar Places Nearby

Details